师父给我面授的第一堂课就是中医中的症证病的区别。
中医中非常讲究辨证施治,那么首先就要分清什么是证。
我们常说的 胃溃疡,肝囊肿 等等这些都是属于病名,可以理解是 疾病发展的全过程的一个称呼。
查询胃溃疡你就会发现,他会解释,前期病人会感受到啥,后期会感受到啥。
你说的 胃部疼痛,发烧 这些都是属于症的范畴,也就是这个疾病发展时,表现出来的病理现象,也就是个体的感受。
最后再来说证,这是中医特有的。
当一个疾病从无到有,从轻变重,大部分都是循序渐进的,而这个疾病发展到哪个阶段了,就是证的范畴。
比如 脾胃气虚,肝胆湿热,风寒犯肺 都是证的描述
他一定是包含了 病因、病位、病性 等因素,为后期确定治法,开立处方提供依据。
中医里面异病同治,就是依据这个证来确定的,只要病的发展程度差不多,表现出来的证候一样,同时患者表现出来的症是一样的,那就可以异病同治。
当然也会存在同病异治的情况,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发展的程度不一样,有早起和晚期,证也就不一样,治疗方案也就不一样了。
—— 本篇完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小墨]享有,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以任何目的、任何形式转载,本声明具有法律效力,作者保留法律范围内的一切权利。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