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学温病,一直在看赵绍琴老师的温病讲座,说起这套视频的来源还挺奇妙的。

我是在网上购买刘景源老师的温病学讲稿时,书里面夹着的一张光盘,就是赵绍琴老师的,然后就一直放那里没管他。一直看的刘景源老师的视频。

那时没伤寒论的底子,只有点中基中诊中药的基础,感觉每一篇都是新内容,看得云里雾里,看了十来集就放那里了,这或者也是自学者的弊端,全靠摸着石头过河。

前不久学完伤寒论后,就想着再次去学温病,这次让我想起了那个光盘,于是我找到了之前带光驱的笔记本,开始把里面的视频搞出来。

一、时机很重要

总共9个视频,今天已经学了7个,感觉前面6个视频都在反复强调温病的治疗时机非常重要。
很多人为啥治不好温病,是因为用药时机不对。

病还在气分的时候,就上三宝大辛大凉的药剂,于是导致阻遏了气机,造成了郁闭,从而越越来越坏。

温病和伤寒所针对的病邪不一样,伤寒从表皮而入,温邪从口鼻而入。

所以病邪侵入人体后,所发生的转变自然就不一样。

二、穿了个马甲的六经

温病讲究卫气营血,伤寒讲究六经,最开始的我一直把他当成两种辩证方案,直到下午和三浪老师聊天,给我指导说,穿了个马甲的六经你就不认识了,两者其实都是讲述病邪侵入人体的传变,我一想好想是呢。

然后三浪老师继续讲着,伤寒里面讲究升降和,温病其实讲究清透凉,其实本质都是一种治疗思路。

我一想,好想也是,八纲辨证,表里寒热虚实,都是他们的共性,只是在治疗方法上不一样。

三、透与解表

赵老讲座里面除了治疗时机,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透邪转机,一直是没太想明白的地方。

于是我去请教三浪老师,这不请教不要紧,一请教才发现,自己对透的理解一直都是错的。

我最开始的理解透,就是将邪驱赶出体外,像荆芥、麻黄这样的。

但我忘记了还有一个叫发表药,哈哈。

三浪老师说,麻黄石膏都是透的药,我就开始犯迷糊了。

经和三浪老师激烈的讨论,被扣上了一顶大傻瓜的帽子后,终于算明白啥是透邪了。

其实透邪也可以理解为驱邪外出,不同的邪会考虑用不同的方案,我刚才说的 荆芥和麻黄,这些适合病邪在肌肤表位的邪气,打开毛孔让他们出去,是透邪。

像竹叶石膏汤针对的病邪,在心的,竹叶透邪则是把邪给赶到阳明膀胱经里面随着尿液出去,这也是透邪。

像在肺卫的温邪,使用银花也是将邪赶到表位从皮肤毛孔出去。

这里提到了脓证里面的黄芪,大量的黄芪是托透,我们都知道黄芪有补气走表,驱邪外出的趋势,所以他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将脓往外赶的趋势,所以透邪外出。

如果此时用麻黄,他是解表发汗,将津液往外赶的趋势,自然不会有透脓的趋势。

至于转机,其实就是上面说的,穿了一个马甲的六经,考虑病邪的传变,一步一步驱邪外出及防止传变。

再回到为啥很多人治不好温病,更多是因为只观转机,没管透邪,也就是没有给邪以出路,所以郁闭。同时辛凉药物太重,会伤中气脾胃,阻塞中焦的气机运转。

四、一些杂碎知识

天气冷,元气闭藏;(伤寒)

天气热,元气发散。(温病)

天气热病也多,也容易折寿,太冷了,有折舍阳气,也会折寿。

所以人哇,就该待在不能不热的地方。

很多学伤寒人最后大都学成了傻瓜扶阳派,只管抚阳,像用附子顿猪肉吃。

但是却忽略了津液观,会发现很多发汗的方子里面都有姜枣草,就是怕发汗太过伤津。

比如李可的破格救心汤,里面虽然有桂附姜,但是炙甘草和山茱萸的用量也不少。

桂枝汤也配白芍,所以一味地抚阳,阳盛则伤津,甚至阳气暴动。

这里三浪老师给我提到了,一个附子煮肉吃穿稀的案子,为啥呢?

附子动阳串通十二经,以至于耗伤十二经,过量耗气伤血,最后气血亏虚,出现低压只有50,肝风内动侮土,脾胃亏虚,出现太阴虚证,故穿稀。

“升降和 清透滋”六字就可以把伤寒和温病串起来。

麻黄是气药,串通六经,他的气透的其实是从肾气到肺气,故提炼的东西,透支肾气。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享有,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以任何目的、任何形式转载,本声明具有法律效力,作者保留法律范围内的一切权利。


点击加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