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猜测下我们每年有多少新书出版么?

据网上数据统计,2020年出版图书有101亿册,2019年出版图书102亿册。(搜狐-版话儿)

是不是有点惊讶,每年发布了这么多书,但是好像我们听过的寥寥无几,冰山一角都算不上。

对于那些没听过的书,销量上来说肯定是不太大的,那他们写书的目的是啥呢?

为名?

没什么人知道,买的人肯定也不多,那他的名从哪里来呢?

为钱?

一本书如果卖得不好,自然也不会有太多收益,自然也就没啥钱可赚了。

一、长尾效应的产生

其实把销量按照热度来排序便得到了一个需求曲线,你就会看到一个长长的尾巴,这种趋势我们也可以叫他长尾效应。

71705-a3iab05nbms.png

我们最熟悉的是左边销量和热度成正比的部分,但是我们对尾部其实并不太了解。我们时常会拿左边的商业逻辑去分析右边的尾巴,其实很多都不太适用。

就比如:

许多人写书都是为了赚钱,所以从左边部分不难发现,如果你想靠写书赚钱,那必然就得去搞营销,比如去找名人推荐,你的热度上去了,自然你的销售量就来了,钱自然也就赚到了。

再去看右边部分,是真的没人买么?还是根本就没去营销?

不得而知!

反正结果就是销量惨淡,但是每年为啥还有这么多人去写呢?

是赌徒心理么?我觉得也未必全是。

或许人家写书的目的就不是为了赚钱,为什么会产生这类的需求呢?

二、从人性角度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里面,有提到过人的五层需求,其中最高一层便是自我实现

什么是自我实现呢?

这个其实很难去解释得非常清楚,简单的理解可以是想在这个世界留下些自己的足迹,让后面的人可以记得有这么一个人来过。或者在这个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比如某个领域的名人、慈善家等。

这便是最简单的对自我实现的理解。

于是有些写书人的目的,并不在于这本书能卖出多少,甚至他根本就不是为了别的读者写的,他的读者是他自己。

这类书籍自然便很难出现在头部,而会在尾巴部分,于是你如果用头部的逻辑去解释他的动力什么的,自然就无法去真正理解了。

三、声誉经济

在需求曲线尾部的产业或者商品,是很难用商业的目的去解释其动机的,他们的动机很多并不是以商业盈利为目标。

我们比较常接触的版权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一般热门的歌曲,作者或者平台都会努力的为其争取版权,你的感受就是很多歌听着听着平台就没版权了,而那些不太出名的尾部歌曲,作者和平台根本就不在乎版权上的问题,他们更在乎的是有多少人能听到这些歌。而在中部的歌曲,完全就看作者或者平台心情去看待版权了。

这种趋势,我们又可以叫他声誉经济他们的创作想获益的并不是传统的货币经济,而是非货币的经济,或者两者的混合体。

写到这了,我想问下你觉得你的创作现在是在哪个位置?
头部、中部、还是尾部?
如果你在尾部而你却想要头部的奖励,那可能会让你失望了。
在哪个位置都有他特有的奖励和战略,一起加油吧!

—— 本篇完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小墨]享有,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以任何目的、任何形式转载,本声明具有法律效力,作者保留法律范围内的一切权利。
读者留言
  1. 小归客 06-25

    认真写博文的博客最厉害了!

发表留言
Title - Artist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