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市场后就会发现,除了搞科研、特殊行业,如今市场上大都只剩下这三类工作了,分别是:销售、娱乐、服务。

先别着急着反驳,不是说三百六十行么?

其他的行业去哪里了?

一、基本事实

要解释这个现象,我们需要知道一个基本事实: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上需要人的岗位一直在减少。

比如:有了收割机、拖拉机,种地就不需要举家出动了,甚至几个村的收割就被几个人操作机台收割机搞定了。

再比如:有了机器臂、自动生产线,以前的人工流水线,自然也就减少了,工厂就不需要那么多工人了,一条线或许就只需要一两个维护就好了。

那么这时人口的价值又是什么呢?

花钱,没错,就是花钱,其实从整个资本运转的角度来看,大部分人的生产价值,其实远远不如消费价值。

因为消费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就业才能支撑更多的消费,这个循环不能停。

这里其实可能很难被理解,我都被迫离职或者换行业了,我哪里拿钱来消费,这是站在个人的角度在思考这个问题。

从整个社会的发展角度思考就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既能解决这些被替换下来的工人就业问题,又能刺激消费,让人们有钱去消费,这样才能带动经济呀。

二、解决之道

其实上诉的问题,回过头去看罗斯福新政的策略,就能看到这个问题的解决思路,那就是:没有岗位硬造岗位。

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总会有那么几条路总是修好了,又拆,拆了又修。

你可能会觉得他们是不是有毛病,尽是在做无用功,但是希望你看完下面的解释后就别再这么想了。

从某种角度上来看,貌似在做无用功,但是从经济运作的角度来看,并不完全如此: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从修路工人到卡车司机,再到砂石厂工人等中间各个环节的人,都因此得到了工作,都赚到了票子。

然后这些票子又流转到市场,再支撑起别的行业运转,这便是经济运转的底层逻辑。

看似无用功,实则在经济运作中有着自己的角色呢。

三、市场的筛选

市场为了能消化大量的就业需求,就会去筛选那些,能够被无限填充的岗位,最后销售、娱乐、服务这三类职业被脱颖而出。

所以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要不就去卖房、卖保险了,要不就去拍视频写段子了,要不送外卖。

因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渐渐就会只剩下这三类职业了。

最后来一个暴击的问题:读大学真的还有用么?

这个就要看你关注的点了,是关注行业的门槛还是天花板。

貌似段子谁都能写,销售谁都能做,但是任何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出现分层。

哪些人会从行业中脱颖而出,哪些人会成为leader或头部,一定跟你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自律能力有关,书不会白读,路不会白走。

这个世界永远都会奖励那些用对了方法,并努力的人。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享有,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以任何目的、任何形式转载,本声明具有法律效力,作者保留法律范围内的一切权利。


点击加载评论